辨识度极高的地标建筑

好看
从空中俯瞰悉尼海港,最先映入眼帘的,不是高楼林立的市中心,也不是桥梁纵横的现代城市肌理,而是那一片洁白如帆、如贝壳、如浪花的建筑群落。它在阳光下闪耀,在夜色中沉思,它就是悉尼的灵魂地标——悉尼歌剧院。
1957年,年仅38岁的丹麦建筑师约恩·乌松(Jørn Utzon)凭一纸大胆草图赢得了设计大赛。那张草图至今仍被称为“建筑史上的一次灵感闪电”,它摒弃了当时流行的功能主义风格,试图以雕塑般的结构,将建筑变为艺术。
设计之初,没有人知道这样的建筑该如何落地。从力学到材料,从预算到工艺,几乎每一环都曾“卡壳”。政府换届、舆论风波、预算暴涨……它一度被讥讽为“不能完成的乌托邦”。但最终,1973年它还是傲然挺立在悉尼港边,成为全球最具辨识度的建筑之一。
它不是一个剧院,而是五个:歌剧厅、音乐厅、戏剧厅、演讲厅与录音室,各自独立、互不干扰。走进其内部,才知道这并非“空有外壳”的网红建筑,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殿堂。
歌剧院之于悉尼,早已超越了建筑本身。它是明信片上的封面,是澳大利亚对外展示的文化标签,悉尼歌剧院正是这样一种象征:它不完美,不对称,不是传统的“庄严”,却足够开放、自由、有创造力。它提醒我们,真正动人的建筑,不是模仿过去的辉煌,而是敢于想象未来的可能。
展开剩余5
相关推荐
不容错过的神仙国漫
4
阅读:2820
2659
田园风穿搭图鉴!
4
阅读:6090
7366
一手烂牌打成王炸!
7
阅读:9079
9280
靠音乐火出圈的国漫
4
阅读:2359
2370
千年的风雅与情思
5
阅读:9628
4503
“清醒的京圈公主”
4
阅读:485
4309
如何快速制作酸奶碗
3
阅读:4982
3570
“清水出芙蓉”具像化
3
阅读:2157
8201
多巴胺穿搭图鉴!
3
阅读:377
9515
《诛仙》碧瑶下线
4
阅读:3105
9436